企业现场调查按照调查的深入程度,可以分为三个阶段: 第一阶段:核实企业销售收入,资产负债规模。 如果只有半天时间,快速调查,看什么?这一阶段获得的信息,都是进入企业,可以直观看到的内容(比如房产土地面积、机器设备情况、库存情况),以及可以通过简单了解获得的信息(比如银行借款规模、上下游结算的情况)。 1、销售收入的核实 (1)纳税申报表 纸质材料可以更改,纳税申报表需要到纳税申报系统上查看数据,确保数据真实性。 (2)银行流水 在无法提供纳税申报数据的情况下,通过银行流水验证销售收入,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个体工商户。单独的银行流水,意义已经不大,需要与销售合同相结合判断。 (3)上下游合同 查看与下游签订的销售合同(原件),结合银行流水判断合同项下回款的情况。 (4)产能产量 产能产量判断难度大,对经验要求高,同时不确定因素多(避免融资性开工,需要经常走访企业),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重要的辅助依据。 可以通过单台设备的产能,设备数量;工人规模、工资水平等进行判断。对实践中积累经验大有帮助。 2、资产 (1)房产、土地 房产包括个人房产和单位房产;土地面积看看就能估计出来,刚工作的时候,师傅就让我们联系目测土地面积。 房产和土地证需要看到原件,可以了解到包括:权属、取得时间(进而知道取得价格)、是否抵押。 (2)机器设备 大多数企业机器设备不值钱,往往计算时不考虑,个别企业设备价值高的除外。 (3)存货 存货的结构合不合理,是否有囤积原料(涨的爽、跌的惨)、产品滞销的状况。 (4)应收账款 软资产硬负债,应收账款有一定比例收不回来,适当扣除;但应付款必须付。 3、负债 (1)银行借款 包括公司借款和个人借款,了解银行借款的规模、结构、期限 (2)应付票据 了解企业融资成本 (3)应付账款 硬负债 (4)其他应付款 个人往来、民间资金 第二阶段:核实企业的利润 企业能否支付利息,并最终通过第一还款来源偿还贷款,还取决于能不能实现盈利,但利润的核实难度较大,对调查人员经验的要求更高。 1、纳税额 纳税额是最简单的核实方法,企业缴纳税款,特别是增值税和所得税,可以侧面证实企业的盈利。但通过纳税额的核实盈利要跟结算周期和现金流相结合来看,如结算周期超过1年的企业,订单的盈利体现在应收账款中,并未内转化为现金流入,最终盈利的多少还取决于应收账款回笼情况。 2、净资产法 净资产法是比较常用核实利润的方法,将企业主和法人结合在一起,企业主盈利后,为公司或个人购置资产(包括土地、厂房、住房、车辆),满足生产消费的需要。这部分资产简单扣除银行借款,既可以看做借款人历年利润的积累。 净资产法的判断是一个模糊的利润率,数据有影响因素多,只能作为判断时的参考。 另外,调查时,需要结合企业的经营历史,了解每年的销售金额,以判断利润率是否处在正常水平;另外,资产购置也要结合购置时间,以实际购置成本计算,避免资产的虚增。 3、成本法 成本法是非常复杂的利润核实方法,这需要第一、借款人本身有完备的成本核算,这在小企业中一般难以做到。第二,需要调查人有丰富的行业经验。 第三阶段: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 真正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才能判断企业是否具备长远发展的潜力。而真正了解企业需要长时间的接触,只有客户经理有条件做到。--团办信用卡也是挺好的了解机会。 1、客户的管理 借款人的客户有哪些?大客户优于小客户,老客户优于新客户; 借款人客户筛选与退出机制?订单是否来自少数人的关系资源;接什么样订单,平衡账期和利润;怎么判断客户的付款能力,对付款有问题的客户怎么退出。 2、供应商的管理 供应商分散优于集中;采购人员的管理与激励; 3、法人治理 股东之间的分工,能否处理好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--家族企业未必坏。 4、内部管理 销售部门的管理;采购部门的管理;财务部门的管理;生产部门的管理; 5、考核晋升机制 管理一个几十人的企业都是很难的; 管理比较简单的是:老板管销售采购、老板娘管财务、生产工人多但可以计件。 销售人员多、技术人员多、研发人员多、采购人员多管理模式要好好研究。
|